跳到内容
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
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
  • 天津企业法律顾问门户网站
首席法律顾问  王永利律师  15822796727
  • 首页
  • 国资企业
  • 公司
  • 外资企业
  • 合伙企业
  • 个人独资企业
  • 其他市场主体
  • 企业工商登记
  • 公司法研究
  • 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
  • 首页
  • 国资企业
  • 公司
  • 外资企业
  • 合伙企业
  • 个人独资企业
  • 其他市场主体
  • 企业工商登记
  • 公司法研究
  • 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
  • 天津企业法律顾问门户网站
  • 专业律师推荐
  • 首席法律顾问
  • 王永利律师
  • 15822796727

网站首页 > 公司法研究 > 股东资格 | 从三份判决分析,隐名股东的潜在法律风险

发布时间:2024-03-29
浏览 99 次
文章ID:31615

股东资格 | 从三份判决分析,隐名股东的潜在法律风险

王永利律师

所谓隐名股东,是指为了规避法律或其他原因,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或者以他人名义出资,但在公司章程、出资证明书、股东名册和工商登记中却记载为他人的出资人,与之相对应的是显名股东,指记载于工商登记资料上而没有实际出资的股东。

隐名股东问题,我国公司法并未明确禁止。实务中涉及公司内部关系引发的纠纷,法院主要遵循契约自由、意思自治的原则,因为这种特殊契约与一般民事契约没有本质区别,合意且不违反强制性规定,而且不涉及公司外部的第三人利益,所以,只要这种契约属于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属善意,就应该确认契约的法律效力。

股东资格认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,应当结合其他证据综合考量。隐名股东主张权利时一般有三个诉请:确认为出资人、享有股权、登记为股东。现实里,因为种种原因,有的隐名股东在认定在诉讼中仅能被认定为实际出资人,或者虽认定为享有股权,但并不能在工商资料中登记为股东。

对此,《公司法》司法解释三有明确规定。

如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,一方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享有股权的,应当证明以下事实之一:(一)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,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;(二)已经受让或者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,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。

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,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,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,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,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,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。

合同有效并不意味着一定能被确认为股东,除没有违反强制性规定外和公司章程约定外,实际出资人请求公司变更股东、签发出资证明书、记载于股东名册、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,如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,则诉请不会被支持。

案例一:判决确认为实际出资人,股东资格未予认定。

原告诉称其系被告A银行的隐名股东,第三人系被告的显名股东。2012年3月,原告与第三人签订协议,双方约定原告出资5000万元入股A银行,以第三人的名义代持其在被告A银行的5%股权,随后原告履行出资义务。被诉后被告不承认原告为被告隐名股东,称此前均不知原告与第三人股权代持情况,且公司成立时股东资格需相关部门审查。

法院裁判及理由:认定原告系第三人持股的实际出资人,但根据法律规定及公司章程约定,原告不能被认定为股东,作为实际出资人可待满足条件并报经相关部门审批后再行主张。

案例二:判决享有股权,但不具备登记条件。

2013年1月1日,原告委托第三人以其名义与某公司签订《股权交易合同》,以股权转让方式取得被告B公司38%的股权。2015年1月15日,第三人出具证明,证明相关事实,并承诺无论何时均配合原告办理股东变更登记手续,后第三人因借款将所持股权质押。原告多次催促第三人协助原告办理公司股东变更登记,均未果,遂诉至法院,请求确认原告系被告B公司的股东,并判令被告和第三人协助办理股权变更登记手续。

法院裁判及理由:确认第三人持有的被告股权为原告所有,因所涉股权已质押并办理出质登记,原告未取得质权人同意,也未清偿债务注销出质登记,故驳回原告要求办理股权变更登记的诉请。

案例三:判决登记为股东,公司和第三人须配合。

2010年4月1日,原告注册公司,自己持股70%,同时与第三人签订协议,约定第三人代为持股30%的股权,期限为五年,原告为实际出资人,第三人为名义持股人。期满后第三人拒绝配合办理股权变更登记,故诉至法院,要求确认原告享有公司100%的股权,公司及第三人配合办理相关手续。

法院裁判及理由:判决第三人持有的30%的股权为原告所有,因全部股权归原告所有,满足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的条件,故原告有权请求被告公司办理工商变更登记,第三人应予以协助。

法条链接:

《公司法》解释三

第二十二条 股权归属确认之诉应证明的事实 当事人之间对股权归属发生争议,一方请求人民法院确认其享有股权的,应当证明以下事实之一:
(一)已经依法向公司出资或者认缴出资,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;
(二)已经受让或者以其他形式继受公司股权,且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。

第二十四条 有限公司实际出资人投资权益与股东资格的取得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,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,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,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,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,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。
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,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,人民法院应予支持。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、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,人民法院不予支持。
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,请求公司变更股东、签发出资证明书、记载于股东名册、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,人民法院不予支持。

该文章《股东资格 | 从三份判决分析,隐名股东的潜在法律风险》来源于九九合同范文网,网址:https://www.guwen99.cn/archives/31615


特别说明

本网各类范本、诉讼文本、探讨文章仅供参考,用户应根据自身具体情况参考、修订使用。

本网法律法规文件均转载自政府网、政报、媒体等公开出版物,对本文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,请核对正式出版物、原件和来源。

标签
  • 股东资格 潜在 法律风险 隐名股东 判决
分享
×用微信扫描并分享
专业支持

王永利律师,北京盈科(天津)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,合同法律事务部主任。王永利律师毕业于南开大学,硕士,有教育、建筑、媒体、法律等行业工作经历,擅长合同法、公司法及公司法务、刑事案件辩护、建设工程、金融业务、婚姻家庭、案件执行等领域。

律师主页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联系电话:15822796727
  • 邮箱地址:30542559@qq.com
  • 在线留言

    Array
    公司法研究 热门文章
    股东知情权 | 可“查阅”会计凭证——《公司法》修改的一大进步,但未明确可否复制
    520次浏览
    2024-03-29
    股东退股 | 新《公司法》下,小股东退出公司有多难?
    450次浏览
    2024-03-30
    新公司法 | 从“公班衙”到2024公司法——接纳、转变、平衡、对立统一
    417次浏览
    2024-03-30
    经营范围 | 公司超范围经营,会被判定合同无效吗?
    344次浏览
    2024-03-29
    经营范围 | 超越经营范围订立的合同,法律上如何定义这种行为?
    340次浏览
    2024-03-23
    股权转让 | 《新公司法》下,转让股权还要其他股东同意才有效?
    334次浏览
    2024-09-22
    公司住所 | 如何确定公司的“住所”,有什么意义?
    311次浏览
    2024-03-23
    公司担保 | 法定代表人越权违规担保,效力几何?
    295次浏览
    2024-03-23
    新公司法 | 新修订《公司法》为什么把“半数以上”改成“过半数”?
    266次浏览
    2024-03-29
    公司担保 | 公司董事长越权代理签订的担保合同,如果相对人是恶意,效力如何?
    260次浏览
    2024-03-23

    相关文章推荐

    股东资格 | 从亲疏关系看“冒名股东”裁判要旨

    股东知情权 | 隐名股东能否行使知情权?

    版权所有 © 2024 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 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津ICP备20002975号

    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

    微信公众号:公司法研究汇

    微信公众号:九九合同网

    微信公众号:罪名库

    微信公众号:九九文书网

    • 联系我们
    • 联系电话:15822796727
    • 邮箱地址:30542559@qq.com

    版权所有 © 2024 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  All rights reserved.
    津ICP备20002975号

    九九天津企业法律顾问网
    • 首页
    • 国资企业
    • 公司
    • 外资企业
    • 合伙企业
    • 个人独资企业
    • 其他市场主体
    • 企业工商登记
    • 公司法研究
    • 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
    • 首页
    • 国资企业
    • 公司
    • 外资企业
    • 合伙企业
    • 个人独资企业
    • 其他市场主体
    • 企业工商登记
    • 公司法研究
    • 企业家刑事风险防范
    • 首页
    • 咨询